中文 | English


1. 实验室简介

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Design, 依托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以药学学科为基础,结合华东理工大学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优势学科整合,以提升创新药物基础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科技战略规划,开展创新药物基础及应用方面研究。于201111月由上海市科委批准建设,201310月通过验收。现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来鲁华教授,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洪林教授。

实验室以信息为导向,开展“药物化学生物学方法”、“药物信息与设计方法”和“药物合成及优化方法”三个方面研究,重点开展创新药物设计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自主发展的药物及靶标发现关键技术,从药物发现流程源头创新;结合药物研发的交叉学科特点,利用高校多学科、领域人才及平台优势;瞄准学科前沿领域,以信息及系统生物学手段指导创新药物研究;重在基础,突出应用!以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创新。

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以创新药物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为主线,着力培养领军科学家和青年学科带头人。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5人,具有高级职称43人,研究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中青年人才占68%。近几年,实验室成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荣誉及奖励共20余人次,其中包括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实验室以研究组为基本单位,研究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合作,以项目为纽带组成一个高效的创新药物研究群体。

实验室位于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十八楼,拥有超过2000平方米的实验基地和价值3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超过100名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我们真诚欢迎致力于新药设计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和有志之士来室参观访问,同时也欢迎广大同学报考,成为我室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2. 实验室主任简介



李洪林:博士,教授,19796月生,黑龙江人。2000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05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057-20085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博士后;20085月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任教授;20093-20096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短期访问;20123月,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他先后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天鼎-东岳”研究生奖教金特等奖(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2013)、第十六届“明治生命科学奖”(2013)、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曙光计划”(2013)、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2013)、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等人才计划资助和奖励。现为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药物设计、计算生物学及药物信息学等方面研究,重点开展靶标识别及药物发现相关基础研究工作。自主发展了药物结合动力学、分子相似性计算等 10 余个药物设计新方法和软件,已被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下载使用超过 900 余次,部分方法被作为范例写入经典药物化学教材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中;发展了以小分子为探针、搜寻潜在靶标的反向分子对接、反向药效团匹配、分子相似性多向药理学等计算方法,全球用户超过 1.5 万,国际同行应用该方法发现了多个天然产物的候选靶标,证明其是有效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的计算平台;运用所发展的方法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十余个,其中3个候选药物已转让,正开展全面临床前研究。

已在PNASCancer Res.Nucl. Acids Res.J. Med. Chem.J. Chem. Inf. Mode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参与5部专著的编写,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已授权30项),PCT专利15项,获软件版权8项,应邀撰写“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高等药物化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本科生教材《Chemical Genomics》的部分章节。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计划(2项)、新药创制重大专项(3项)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参加973项目、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

3.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目前已建成细胞操作间、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小型动物房和神经药理学实验室、药物设计实验室、药物合成实验室、化合物样品库等,共有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拥有大型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Bioacore T200)、CFX96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温滴定微量热议(ITC)、多功能酶标仪、芯片扫描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活体荧光成像仪、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质谱联用仪、液相-质谱联用核磁共振仪等仪器设备。

4. 实验室研究方向

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以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与优化为目标,开展相应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发展从基因组到药物研究方法,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 药物化学生物学方法;2. 药物信息与设计方法;3. 药物合成及优化方法。三个研究方向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形成了重点实验室自身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方向。

5. 承担的重要课题

实验室紧密围绕三个研究方向,针对严重危害我们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疾病,积极承担国家药物研究的重大研究任务,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并形成了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仅2017年,实验室承担各类纵项课题73项,其中 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基金委重点项目3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1项,总到款经费1483万元;承担各位横项课题14项,总到款经费513万元。

6. 研究成果与重大事记

2017年,实验室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18篇,其中SCI论文108篇,影响因子在10.0以上的论文共9篇;影响因子在5.0-10.0之间的论文共20篇。获得国外授权专利4项,国内授权专利18项,申请先导化合物相关发明专利31项;获软件版权3项。近年来,实验室主持及参与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得了各项省部级奖励,如“基于数字化分子描述符及相变前超分子组装调控的药物新型固体形态发现与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真菌和植物的次级代谢物发酵过程调控”于201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病症结合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内的转化医学研究”于2014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实验室积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及药物研发企业的知名学者前来进行学术讲座;每年度举办优秀学术论文交流年会,为青年人才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平台;2014年学院十周年院庆期间,承办了院士论坛和药学前沿论坛,共邀请9位院士和7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做精彩学术报告;20139月,作为协办单位组织了“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的筹办和会务工作,为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近900位科研工作者奉上一场学术盛宴。





实验室网址:http://sklndd.ecust.edu.cn/